新芽专题介绍(47):医学图像基础模型
此专题由非南开大学老师发布,选修南开大学 2025 秋《人工智能实践课-初级》课程的同学请勿选择此专题。非本课程选修同学可自由选择。
一、专题介绍
1.1 研究背景
在现代医学影像学领域,医学图像技术是诊断、治疗与监控健康状况的关键手段之一。随着医学影像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和技术的飞速发展,如何有效地从海量的医学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,成为医疗智能化的重要方向。特别是在影像诊断、病灶检测、术前规划等任务中,医学图像基础模型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现代医学影像技术,包括X射线、CT、MRI、超声等,能有效地捕捉到人体内部的复杂信息,进而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。
1.2 研究意义
医学图像基础模型通常指在各种医学图像(如CT、MRI图像)上进行图像处理、分析和学习的模型。这些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升以下方面的能力:
精准诊断:自动化辅助诊断能够帮助医生高效发现病灶位置及其类型,特别在放射科、心脏病学、肿瘤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。
个性化治疗方案:通过对患者的医学影像进行精准分析,可以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早期预警:医学图像模型可用来进行早期疾病的筛查与预警,帮助患者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。
医学研究推动:在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中,医学图像模型能够提供准确的患者影像数据分析,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。
因此,医学图像基础模型不仅能够提高医学影像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,还能为个性化医疗和智能化诊疗开辟新天地。随着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引入,这一研究领域将迎来巨大的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潜力。
因此,这一研究主题不仅意义重大,而且是深度学习、图像处理与目标探测领域的一个典型研究案例,非常适合作为本科生进入科研领域的启蒙训练。
1.3 当前主要挑战
尽管医学图像基础模型具有巨大潜力,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仍面临多重挑战:
挑战一:数据质量多样,标注困难
医学图像数据往往质量不一,且不同设备采集的图像存在显著差异。
高质量标注数据稀缺,尤其是针对某些罕见疾病或小样本的标注,缺乏专业标注员和数据集。
挑战二:复杂结构与异质性
医学图像中包含复杂的解剖结构与病变区域,如何精准分割病灶并消除假阳性和假阴性是当前技术难题。
跨模态图像融合的异质性(例如CT与MRI的融合分析)使得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匹配变得复杂。
挑战四:模型的泛化能力
现有的医学图像模型往往存在过拟合问题,尤其是在小样本的情况下,模型的泛化能力差。
如何提升模型在不同数据集和临床场景中的适应性,确保其有效性,是未来需要攻克的重要难题。
综上,医学图像基础模型的研究仍面临着数据、算法和计算等多方面的挑战,尤其是如何将深度学习技术高效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。因此,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为实际医疗问题提供解决方案,也为医学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方向。
二、学习资料与参考文献
为了引导新芽学子逐步进入研究,本专题结构分为以下四部分:
2.1 基础教材与学习材料
在开始探险之前,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“内功心法”,这些是后续一切学习的基石。以下是你可以使用的一些书籍/教程:
《Deep Learning》(Ian Goodfellow 等)——深度学习入门经典教材
PyTorch 官方教程,也可以使用 PyTorch 中文文档
《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》(Christopher M. Bishop)——机器学习原理入门(难度不小)
此外,你也可以使用一些入门工具:
Google Colab:免费云平台,不用安装软件,就能跑PyTorch代码。
Kaggle平台:免费数据集和竞赛
Tips:务必摆脱所有基础都打好后,再进行下一阶段学习的心态,在干中学,遇到不明白的再回溯补基础。
2.2 入门文献(医学图像经典方法)
学生第一阶段的阅读训练,可帮助理解医学图像处理这一通用方向。仅用于入门,不可选择此部分文献汇报。
U-Net: U-Net: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Bio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(MICCAI 2015)
ViT: An Image is Worth 16x16 Words: Transformers for Image Recognition at Scale (ICLR 2021)
GAN: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(NeurIPS 2014)
Focal Loss(RetinaNet): 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 (ICCV 2017)
DenseNet: 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(CVPR 2017)
2.3 进阶文献(医学图像基础模型前沿方法)
学生可在此部分选择进阶文献进行专题汇报,或自行查找最新的同类重要文献。
MAE: Masked Autoencoders Are Scalable Vision Learners (CVPR 2021)
CLIP: Learning Transferable Visual Models From Natural Language Supervision (ICML 2021)
SAM: Segment Anything (ICCV 2023)
DINO: DETR with Improved DeNoising Anchor Boxes for End-to-End Object Detection (ICLR 2023)
CycleGAN: Unpaired Image-to-Image Translation using Cycle-Consistent Adversarial Networks(ICCV 2017)
RadFM: Towards generalist foundation model for radiology by leveraging web-scale 2D&3D medical data(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)
2.4 医学图像基础模型领域相关文献
结合本专题的研究背景,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医学图像基础模型。学生可在此部分选择进阶文献进行专题汇报,或自行查找最新的同类重要文献。
RETFound:A foundation model for generalizable disease detection from retinal images(Nature 2023)
MRI-CORE:A foundation model for enhanc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and downstream segmentation, registration and diagnostic tasks(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4)
EyeCLIP:A multimodal visual-language foundation model for computational ophthalmology(NPJ digital medicine 2025)
MAARS: Multimodal AI to forecast arrhythmic death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(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25)
EyeFM:An eyecare foundation model for clinical assistance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(Nature medicine 2025)
CineMA: A versatile foundation model for cine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analysis tasks(arxiv 2025)
三、结语与期望
“新芽计划”的初衷是点燃新芽学子对医学图像领域深度探索的热情,并为大家提供一片充满机遇的成长沃土。医学图像基础模型作为智能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,承载着提升医疗效率、改善诊断精度和推动医学研究的重大使命。它不仅是医学影像领域技术创新的“试金石”,也是我们向智能医疗领域迈进的坚实基础。希望通过这个专题,新芽学子不仅能掌握前沿的医学图像处理技术,更能培养独立思考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我们热切期待,在最终的汇报中,能看到大家通过创新思维和深入分析,展示出在医学图像基础模型领域的独特见解与实践成果!